当前位置:首页>资料库

江阴市职工科技创新工作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3-11-06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根据全国总工会等六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要求,特制定《江阴市职工科技创新工作指导意见》。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企业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优化提升为目的,以建立健全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体系为主线,以普及科技知识、提高职工素质、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协作、促进成果转化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热情、提升创新能力,为加快推进我市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当好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建功立业。

二、目标要求

围绕我市“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战略目标,紧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助力实现体面劳动”三大任务,进一步提高对加强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着力在增强群众性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动性和坚定性上下功夫,动员职工为企事业单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贡献聪明才智,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形成推进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的工作格局,着力在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职工推动创新、市场主导创新、社会支持创新上下功夫,形成合力推进创新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着力在舆论引导、平台搭建、荣誉激励、政策支持上下功夫,鼓励职工岗位创新、自主创新、团队创新;进一步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在打造高素质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上下功夫,不断完善职工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主要任务

(一)注重培育职工创新精神

1、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大力普及科技知识,举办职工科技创新知识培训讲座,提高职工群众对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认知水平,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激发职工的创造热情。抓好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提高班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劳模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建立以劳模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扩大劳模的品牌效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市、镇(街道)、开放园区都要培育并形成一批以骨干企业、职教院校等为依托的职工科技创新培训示范基地,形成科普、培训、交流、创新、服务、推广一体化基地支撑。

(二)建立职工科技创新平台

1、建立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的活动平台。加强职工技协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职工技协在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成果转化等群众性技术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推广建立创新工作室,普遍建立以职工名字命名的职工(技师、劳模)科技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优秀技能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六型”班组队伍建设,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和班组成员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至2015年底,每个镇(街道)至少建立5家职工技协组织、建成5个市级创新工作室、建成一批不同类型的优秀班组。

2、建立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的管理平台。充分发挥“江阴市职工科技创新智能系统”的作用,运用含技能人才信息智库、成果智能申报系统、才智交流协作群于一体的“三智”创新工作管理平台,对市、镇、企三级区域范围内的职工技能人才的现状进行全面排摸梳理,建档入库,全面掌握全市职工技能人才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培训、晋级的规划;对职工科技创新“五小”活动成果实行逐级上报,分级评审奖励,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常态化管理;对行业间、企业间的技术协作和成果交流实现在线沟通与合作,推进职工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发展。

3、建立职工科技人才的服务平台。加速推进我市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贯通,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职工科技人才交流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网上人才服务功能,活跃网上人才交流活动,使之成为服务全市、辐射周边,具有江阴特色的人才市场。通过举办人才联谊会、人力资源经理沙龙等形式,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方式。整合相关部门的服务平台,提高科技公共基础服务平台的利用率,为我市职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开放“江阴科技信息资源查询系统”,免费提供远程科技成果、科技报告等科技信息查询服务。

(三)提高职工科技素质

1、加强培训教育阵地建设。全力促进企业为主、职工为本、院校与企业相联系、政府与社会相结合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的不断健全。积极构建以职教院校为主体,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支撑,企业“五位一体”职工之家为基础的职工培训网络,经常性地开展与职工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教育。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借助职业院校的师资、设备、场地等教育资源服务于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2、实施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发挥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多层次的职工技术等级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提高职工科技文化知识和岗位技能水平。市人社局组织实施江阴市“百千万”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百名紧缺型技能人才引进计划、千名高技能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万名技能人才培训计划)。总工会组织实施“一二三”职工素质三年提升工程,每年培训1万名职工技术人才、2万名班组长、30万名职工。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形成高、中、初级技能人才结构合理、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

3、深化“名师带高徒”行动。每年组织50名金牌工人、技术操作能手和具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与学徒结成市级师徒对子,规模以上企业按照每千名职工组织十对师徒的比例,建立企业、分厂、车间多级师徒结对体系,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实际效果,推动技术工人岗位成才。

(四)开展职工科技创新活动

1、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广泛开展以技术比武、市场开拓、服务创优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立功竞赛活动。市人社局单年、市总工会双年选择经济建设急需、技术含量较高、通用性较强的若干个工种,组织市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各地各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和企业内部职工技能竞赛,推进全市百万职工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

2、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组织开展“五小”(小改造、小革新、小建议、小设计、小发明)活动,动员和组织职工为科技兴企献计献策、建功立业,着力提高合理化建议的参与率、采纳率和实施率。

3、围绕企业降本增效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组织开展全市职工“节约增效”活动,动员职工大力开发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发挥职工在资源节约上的聪明才智,共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围绕实现职工自我价值、维护职工发展权利,每年评选一批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奖、职工创新合理化建议奖、职工技能比赛奖、优秀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奖项,表彰市级“十大金牌工人”、“十大职工技术操作能手”、“十佳工人先锋号”等先进个人和组织。对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获得者由市委、市政府进行表彰;对获得以上荣誉的个人和单位优先推荐省、市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奖状。

四、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推进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建立由市政府相关领导牵头,市总工会、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有关领导参加的江阴市推进职工群众性科技创新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量研究推进中的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日常工作由市总工会负责。各镇、街道、开发园区和局(系统)都要参照建立相应的职工科技创新工作协调机构和支撑体系,建立并完善职工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培育、选拔、奖励、推介和转化的服务体系。

(二)完善机制,激励岗位成才。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形成由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构成的各类职工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成果转化服务机制,搭建职工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并以信息为导向,以项目合作为重点,以科技服务为主要手段,推进职工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和完善政策促进机制,根据《江阴市职工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要求,配套设立职工科技创新专项奖励资金,因地制宜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培养技术人才的奖励办法,保护和调动职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方针政策,宣传职工技术人才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树立一批职工技术人才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术人才、争做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鼓舞和激励广大一线职工走技能成才之路,为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江阴市总工会

                                                         江阴市科学技术局

                                                         江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江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江阴市科学技术协会